Jining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济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Class
Contact
Home
News
About

普及心理学健康科学知识

提高心理咨询师职业素质

维护心理咨询师合法权益

规范心理咨询师服务市场

关注心理咨询市场,提高咨询师从业能力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arket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unselors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走出孤独,拥抱自信
来源: | 作者:董华 | 发布时间: 2021-02-10 | 900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唐朝诗人陈子昂写的额一首诗,诗歌雄浑的艺术风格一直被历代学术界赞扬,而作为一个心理学者,我对这首有感而发的诗作,感受更深的是那种被抛弃、被吞噬的孤独感。周围的世界无论从空间的宽度,还是从时间的长度,都是无限地延伸,一介书生,在生命的长河里一闪而现,在广袤的世界里如沧海一粟。渺小而孤独,无助而惶恐。

翻阅中国的文学史,就会发现抒发这种感受的诗歌非常多。杜甫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苏轼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无不渗透着生命存在的孤独感。

这种生命的孤独感不仅仅陪伴着诗人多愁善感的笔端,也萦绕在吃着五谷杂粮的世俗大众的心里。今天我刚刚接触的一个案例:一个28岁的移民美国的女孩,有体面的工作,也有丰厚的收入,然而在自己的脑海里总是时不时地涌现出一些孤独的画面:自己的父母亲人一个一个都会离开,而最终只有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留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上,内心空荡荡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处不在的被吞噬的恐惧。按照她的说法,“没有东西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好一个“没有东西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这里的“没有东西”,就是自己失去了对世界的链接,就是感受到自己渺小和恐惧的孤独感。

没有链接意味着孤独,意味着自我的虚无和湮没,仿佛世界有一个无形的大口时时在吞噬着自己,自己无时不刻不在被溶化。为了逃避被吞噬、被溶化的孤独感,人们疯狂地寻找与他人的链接,疯狂地与在外在的东西融合,疯狂地执迷于宗教虚无的追求。

内心孤独者往往死死地抓住身边的亲人、朋友、领导,非常在意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担心他们会抛弃自己、会看不起自己,总是在寻在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人一旦担心别人抛弃自己、看不起自己,就总感到别人在抛弃自己、看不起自己,就产生了逃避心理,不敢出去工作,不敢踏入社会,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间。即使与人交往,也是迎合别人,也是不敢说“不”,活得很累。正所谓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内心孤独者往往痴迷于某项活动,比如赌博,比如吸毒,比如网络,比如打游戏,比如追电视剧……在虚拟世界的刺激中感受自己的存在,然而,虚拟的世界毕竟不是真实的人生,一旦走进真实的人生,自己就会感到空荡荡的,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内心孤独者往往让自己融合于某种邪教,认为自己就是神的代言人,认为神左右着自己的生命,失去了自我,每天只是祈祷,只是重复着虔诚的仪式。看似充实,实际上更空虚。因为上帝本身就是虚无的,当把自己当成了上帝的代言人,自己也就成了虚无,甚至虚无到连死亡的感觉都没有。比如中国自焚的法轮功信徒,比如日本集体自杀的真理之友教的信徒。

目前,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孤独引发的恐惧感已经成了心理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这种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欧文·D·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一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人类的生命起源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经历了完全依赖于母亲的胚胎期后,在进入对物质和情感依赖的周围人的阶段。然后个体逐渐建立了自身的边界,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分界,逐渐成长为依靠自我的、独立的、和他人分离的人。不分离意味着不成长,而分离和成长的代价是孤独。”按照这种理论,分离而产生的与他人缺少链接感的孤独是生命的衍生品,将伴随着生命的终身,真的如此吗?

 在这方面中国的古诗做了形象的解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面对死亡,谭嗣同依旧能慷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使身处荒芜之地,陶渊明依然能怡然自乐;“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起了无情,与人斗其乐无穷”,即使四面楚歌,毛润之依然谈笑自若。谭嗣同、陶渊明、毛润之,他们不仅没有感到孤独,反而是一种自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生命成长中的分离产生的仅仅是生命外在形式的行单影只,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孤独的内心感受。

其实,人的生命永远都是以客观和主观两种形式存在的,一方面是客观的自我生命个体,也就是生命发展中必然形成的分离的单独的个体;一方面主观的生命感知,而孤独感仅仅是自我生命的主观感受之一,而不是唯一,因为还有自信。那么,人怎样才能像谭嗣同、陶渊明、毛润之那样,走出自己的生命孤独感,拥抱酣畅淋漓的自信呢?

首先是觉察自己。

当一个人有了觉察,自然就有了对自己的认知,自然就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然就能接纳自己,当一个人接纳了自己,就不会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也就走向自信。正所谓“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里的青山就是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对自己人生使命的认知,这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主动地面对现实。诚能如此,何来被吞噬的孤独感?

于是,在2000多年前饿殍遍野的中原,就有一位坐着颠簸的牛车、辗转于诸侯各国的学者,远行路上的泥泞不能阻碍他前行的车辙,路人的嘲讽愈加让他感受到礼教的迫切,他就是孔子。

于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位屡败屡战的勇士,正是他的执着、他的自信、他的付出成就了今天互联网的时代,他就是马云。

是的,觉察了自己,就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前行的动力,就能拥有“笑傲江湖”的豁达,而旷达不羁;就能拥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洒脱,而激情四射;就能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而张扬自己的个性;就能拥有“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的霸气,而勇往直前。

其次是觉察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奥地利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神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与周围的世界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我—它”关系,一种是“我—你”关系。

所谓的“我—它”关系,就是功能性关系,就是把自己以外的世界(包括人、物、自然)看做一个资源场,正如对于日月,我们可以享受其精华,对于果蔬,我们可以果腹其营养;对于他人,我们可以寻求其帮助。

一位18岁的求助者,内心有无数的恐惧,总认为有无数双毒蛇似的眼睛在盯着自己,不敢去学校,不敢与人交往,总是请假,甚至休学,常常几个月不走出自己的房间,后来经过咨询一下子豁然开朗,正如他自己说的:“现在感到很轻松,发现周围的人,就像周围的东西一样,他们有他们的生命形态,都是在表达着自己,而不是盯着别人看,即使盯着看我,也没什么可怕,我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了,生命其实是很简单的。”

我们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向一个陌生的人询问道路,也可以利用导航仪给自己指明方向,是因为他或者它能帮助自己。正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我们是以自己为主体,对他人、他物“用其能用的价值”,即使“我为人人”,也是为了“人人为我”。于是,韩信受得了的了胯下之辱,于是曾国藩经受得起屡败屡战。关键是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正如韩愈所言“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当我们把周围的世界看成一个资源场,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了我们自己世界的核心,我们的内心就不会被周围人的言行左右了,就不会为眼前的困难所困扰,就对世界、对他人不在抱怨了,正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因为周围的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桌子和椅子,是一个“东西”而已,是一个背景而已,是资源而已。

“我—你”关系是一种完全相互性的关系,包含着对他人他物完全的体验,是自己的感情投入,有了情感的投入,就有了生命的快乐。

比如,我们给一个乞丐一个馒头,是我们可怜对方的处境,是想帮他一把,而不是在意是否对我们感恩,即使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嗤之以鼻,我们也能坦然处之。这种感受就像父母对子女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就像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就像我们沉醉某处自然的风景的超然。正如我的一位求助者说的“我一个人出去玩时,有一次去校园树林里看着阳光和树木,有一种我和它们是一体的感觉”。这种一体的感觉就是一种自我情感的投入,也是对自然美的接纳。这个时候的“我为人人”,是因为“我想为”,而不是为了“人人为我”。

你能想象到一个13岁的孩子进行计算机编程的快感吗?你能感受到18岁的他考入哈佛,一年后退学的那份淡然吗?你能想象出20岁的他创办微软并成为首席软件设计师的激情吗?你能想象59岁的他辞去微软董事长的那份平静吗?你能想象出他拥有世界最多的财富而又不断地捐出自己的财富的超然吗?他就是比尔·盖茨,享受编程的快乐,却不被编程控制;不断追求财富,却不被财富左右。他用自己的情感投入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工作,在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甜甜的微笑。这是“我—你”关系最好的诠释。

其实这两种与外界的关系的核心,都是拥有自信的个人体验和独立的自我。中国的张海迪,美国的海伦,世界的德蕾莎修女就是这样一路风雨、一路深情地走过来的,她们从不孤独。

人在旅途,即使遇见坎坷,即使“前行无知己”,只要我心丰满,生命必然是丰收的喜悦和灿烂的阳光。

 

    【作者简介】 董华,济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企业EAP讲师,催眠治疗师,意象对话心理师,沙盘游戏治疗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对精神分析治疗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咨询实践工作,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都有较深的感悟,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化解求助者内心的痛苦。

手机:15339929895.微信:15339929895
济宁市心理咨询  济宁心理协会 济宁心理培训 济宁协会武进洲  济宁市心理咨询师